返回 吾乃世家子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39章 天子开言谓本心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长孙无忌自然不需要随着人流涌入,包括此次所邀请的五品以上朝官、勋贵以及门阀世家,人们心中的等级制度,并不会因为一两件琐事的变化而发生迁移。

    nbsp除非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剧烈变动,比如革命!

    nbsp否则,只能依靠长久的潜移默化,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变革。

    nbsp崔尧称之为温和的改良,所倚仗的,正是大唐雄厚的家底。

    nbsp可若是国家真正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,那崔尧也自忖受过屠龙术的熏陶,届时恐怕也要学一把黄巢了。

    nbsp金吾卫与勋贵们颇为默契,禁卫们自发的为高阶人士开出了一条快速通道,效率之高,与勘验百姓们自然是判若云泥。

    nbsp双方并没有就此议论什么,很是浑然天成。

    nbsp自魏晋以来,九品中正深入人心,简直刻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,大唐虽说鼓励寒门仕子出头,可毕竟是凤毛麟角,每一个出人头地的寒门仕子无不是光耀乡里的存在。

    nbsp正因为稀少,所以珍贵。古往今来,概莫如是。

    nbsp可此等历经四百余年的寻常事,在贞观末年,发生了悄无声息的改变。

    nbsp也不知具体是何时开始,朝中的寒门士子猛然间多了起来,甚至已经形成了一股单薄的势力。

    nbsp虽还不能搅动风云,但自保却是足矣!

    nbsp有人说,始作俑者乃是贞观名臣马周,可明眼人都知道,真正的操盘手,乃天可汗也。

    nbsp闲言少叙,临近巳时,陛下所邀请之人已全部入场。

    nbsp此非朝会,与会之人也并非都是勋贵朝臣,所以难免有嘈杂之音,人人皆小声交头接耳,入得耳中,便如蝗虫过境、蜂群环绕。

    nbsp早已等待多时的壮硕内宦,挥舞起响鞭,只听得啪啪作响,于是场面瞬间宁和了下来。

    nbsp少顷,便声不可闻。

    nbsp人都是从众动物,只需有片刻寂静,便难有再打破寂静之人。

    nbsp内侍见状很是满意,于是清清嗓子,便喊道:“第一届大唐万民代表大会暨战略巅峰论坛,正式开始!

    nbsp恭请陛下登场!”

    nbsp说罢,主动拍起了双手,做鼓掌状,说实话,在内侍心中,这个动作挺傻冒的,可他也没办法,毕竟是那位小祖宗要求的,不做还不行。

    nbsp于是百官、勋贵以及三教九流疑惑的看着那个不停拍着双手的内侍,不明所以。

    nbsp直到在高台之上的户部尚书大人跟着鼓起掌来,大伙才知道是要捧场的意思。

    nbsp于是三三两两的拍起了手,俄而瞬间传染了大众,雷鸣般的掌声,就这么莫名其妙的鼓动了起来,气氛也不知为何热烈了几分。

    nbsp邻座的长孙无忌小声与崔尧交谈着:“战前擂鼓吗?为何不设力士捶鼓呢?”

    nbsp崔尧小声回到:“杀气太重,有些不合时宜,今日非是军事会议。”

    nbsp长孙无忌笑道:“如此折衷,也算有趣。”

    nbsp崔尧回以微笑,对赵国公的敏锐心思深感佩服。

    nbsp鼓掌声在有心人的带领下,足足持续了半刻钟,直到众人的手都拍红了,李承乾才缓缓登场。

    nbsp这厮走上高台,下意识地就说道:“诸卿平身!”

    nbsp长孙无忌与崔尧瞬间扭过了头脸,有些不忍直视。

    nbsp大哥,没人行礼啊,都在蒲团上坐着呢,刚才那死太监也只说迎接帝皇,也没说让躬身行礼啊。

    nbsp到底哪个环节漏了?

    nbsp除了部分朝臣很是自然地躬身行礼,而后落座之外,其余人等个皆是大眼瞪小眼。

    nbsp有人还小声嘀咕道:“这是皇帝老儿挑我们礼呢?那咱们现在是拜还是不拜?”

    nbsp“不用拜了吧?没看前头那些人都老实坐着吗?”

    nbsp“可人家刚才行礼了啊?咱们是不是少了个流程?”

    nbsp“那阉人又没说清楚,需怪不得我等吧?”

    nbsp“要不还是拜一拜?礼多人不怪,就当是拜菩萨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要,人家都坐着,某家可不现眼。”

    nbsp李承乾看底下有些骚动,有人扭扭捏捏地起身行礼,而后又慌忙坐下,有人如坐针毡,手脚都无处安放。

    nbsp倒是后边有个浓妆艳抹地大娘颇为大方,起身做了一个颇具风情地万福,还不忘向着高台上地陛下抛了个媚眼……

    nbsp李承乾面上不显尴尬,直言道:“倒是朕口误了,诸位子民,莫要惊慌,且安心坐着!

    nbsp今日不是朝会,也不讲究什么礼仪,朕贵为天子,见惯了刻板礼仪,今日便也想松快一些,大家莫要紧张,就当是寻常聊天便是。”

    nbsp此言一出,尴尬的气氛顿时化解,虽不至于脱鞋扣脚,但至少气氛没有那么僵硬了,人们的坐姿也自然了许多。

    nbsp“自先祖太武皇帝定鼎乾坤,开创我大唐基业以来。

    nbsp大唐立国至今已三十六载,及朕登位,共有三帝临朝。

    nbsp朕自诩愚顽,不及两位先帝英明神武。

    nbsp特别是朕的父皇,正所谓文能治世,武可定国!便是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算过誉。

    nbsp朕不奢求强爷胜祖,朕也自知没那个天分,只求能得一个萧规曹随之名,便无憾矣。”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崔尧适时捧哏道:“陛下过谦了,如今大唐盛世绵延,永徽之治承接贞观,一脉相承,大唐拓土万里,安居乐业,此乃陛下之功,无人可抹杀。”

    nbsp李承乾笑道:“朕知道朕的成绩,爱卿莫要捧杀朕,朕登位四年以来,说不上差,可也没有多好。

    nbsp所谓拓土万里,不过是仰仗着父皇的余荫,将官士卒皆是父皇一手造就,就连所用之武器都是父皇着手研制。

    nbsp故而,朕幸赖有一个好耶耶。

    nbsp所谓安居乐业,也是父皇打下的好底子,没有贞观之治珠玉在前,朕何德何能可延续盛世?

    nbsp朕不是自谦!朕是在登基之后,才感受到了身为帝皇的压力!

    nbsp朕的父皇太完美了,光芒之胜,难以望其项背。

    nbsp可朕也是皇帝啊,平心而论,朕也想做下好大功业,也好名垂史册,不至于庸碌一生。

    nbsp可朕该做些什么呢?

    nbsp先帝智深如海,朕能想到的,先帝早就布好了根基,所望之处,竟无一事是能超脱出先帝之棋局。

    nbsp如此这般,朕还真是有些遗憾呢。”

    nbsp李承乾停顿了片刻,也不知道是忘词了还是故意这么设计的。

    nbsp于是底下nbsp趁着空当,不由自主地小声议论起来。

    nbsp“这皇帝看着还怪可怜地,有个那么强地老子,自然显得自己一无是处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在说啥?你可怜皇帝?那不如可怜可怜某家,某家倒是想要个强悍的爹,可某家至今不知道我爹是谁。”

    nbsp“是不是好皇帝我不知道,不过这性子倒是不差,姑且算是个好人哩。”

    nbsp“谁不想强爷胜祖?有这番宏远,倒也是人之常情。”

    nbsp“陛下要做什么?为何自曝其短呢?跟这些泥腿子说这些作甚?莫不是觉得这一堆人里能出个百里奚吧?”

  

第239章 天子开言谓本心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