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我,未来诸葛亮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79章 仁州曙光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殖民星“桑梓”,晨雾还未散尽,麦浪已泛起金红的霞光。

    nbsp林语站在观测台的防辐射玻璃前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银簪——那是金书媛留下的,此刻正贴着她微凉的皮肤,像一团未熄的火。昨夜用《农家集成》堆肥算法重构的营养系统仍在运转,道胎胚胎的心跳声通过培养舱的传感器,清晰地传到她耳中,沉稳而有力。

    nbsp“林姐!快看!”藤原浩介的声音从通讯器里炸响,带着难以置信的亢奋,“麦穗…麦穗在发光!”

    nbsp林语猛地转头。她看见观测窗外,原本整齐的青铜麦浪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“沸腾”——每株麦穗的尖端都迸发出细碎的光尘,那些光尘不是普通的星尘,而是由《仁州农书》的文字凝结而成!

    nbsp《仁州农书》是朝鲜实学派的核心典籍,记载着从土壤改良到作物轮作的千年智慧。此刻,那些泛黄的纸页正从星舰的储藏舱中自动浮起,书页间的文字如活物般游弋,最终在麦浪上方汇聚成一片流动的光影——那是一座微缩的生态循环模型!

    nbsp“是…是《仁州农书》的‘天地人三角循环!”朴正雄的声音从甲板传来,老农的脸上泛着亢奋的红光,“天(气候)、地(土壤)、人(耕作),三者相生相克…他们在用古籍搭模型!”

    nbsp全息屏上,原本模糊的生态模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。最顶层是一条旋转的星轨,它犹如宇宙中的银河一般,闪耀着微弱的光芒,代表着“天”。中间层则是起伏的丘陵和蜿蜒的河流,它们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,代表着“地”。而底层则是纵横交错的田垄,这些田垄整齐地排列着,仿佛是大地的脉络,代表着“人”。

    nbsp每层之间都有细密的光带连接着,这些光带就像是生命的纽带,将“天”“地”“人”紧密地联系在一起。仔细观察可以发现,这些光带并不是随意连接的,而是遵循着《仁州农书》里“轮作”“间作”“粪肥还田”等法则在流动。

    nbsp“他们在模拟……跨维度的生态平衡……”墨衡的机械义眼闪烁着幽蓝的光芒,他的声音平静而低沉。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全息屏上的生态模型,仿佛要透过这个模型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。

    nbsp墨衡的观测光线如银蛇般缠绕在模型上,仔细地扫描着每一个细节。他的机械义眼不断地闪烁着,分析着模型中的各种数据和信息。

    nbsp“观测者的维度暴政,本质上是打破了自然循环。”墨衡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,“而《仁州农书》的模型……是在用农耕文明的逻辑,重构一个不被定义的生态。”

    nbsp然而,就在墨衡的话音未落之际,模型的“天”层突然剧烈地颤抖起来!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墨衡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,他的机械义眼迅速调整焦距,试图看清发生了什么事情。

    nbsp漆黑的粒子风暴从宇宙深处席卷而来——那是观测者派出的“维度清洗者”,专门摧毁一切“非标准化”的生态系统。黑粒子所过之处,星轨扭曲成麻花,丘陵崩塌成齑粉,田垄被撕成碎片…

    nbsp“糟了!”藤原浩介握紧青铜剑,“这些黑粒子能吞噬能量!模型要撑不住了!”

    nbsp“不。”朴正雄突然笑了,他指着模型的“地”层——那里的丘陵正以惊人的速度“生长”,原本平坦的土地隆起成山脉,山谷中涌出黑色的泥浆,“看!是《农政全书》的‘粪丹!”

    nbsp林语的瞳孔因震惊而放大。她看见那些崩塌的丘陵表面,正渗出半透明的黑色晶体——那是《农政全书》里记载的“粪丹”,由腐熟的动物粪便、植物秸秆与矿物粉末混合而成,本是古代农夫用来肥田的“黑黄金”。此刻,这些“粪丹”晶体正疯狂吸收黑粒子的能量,每吸收一粒,晶体便膨胀一分,最终在模型表面凝结成一层厚实的黑色外壳!

    nbsp“黑粒子…被转化为肥料了?!”墨衡的声音因激动而变调,“量子扫描显示,黑粒子的熵增能量被‘粪丹的分子结构重新编码,变成了…可被作物吸收的有机质!”

    nbsp“这就是实学派的本事!”朴正雄拍着大腿,老农的脸上满是得意,“观测者用黑粒子当武器,咱们用‘粪丹当盾牌!他们不懂,最脏的东西…往往最能克制最干净的暴力!”

    nbsp模型的“人”层此刻也动了起来。田垄间的“农夫”虚影(由《仁州农书》的文字凝聚而成)开始播种——他们撒下的不是普通种子,而是道胎脱落的麦芒、金书媛的血珠,甚至是观测者光束中残留的熵增粒子!

    nbsp“他们在…用污染重构土壤。”林语轻声说,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,“这不是普通的种植,是…文明的自我救赎。”

    nbsp黑粒子风暴的攻势突然减弱了。

    nbsp林语看见模型的“天”层重新稳定,星轨开始缓缓转动;“地”层的山脉变得更加葱郁,山谷中的溪流重新清澈;“人”层的农夫们开始收割——他们割下的不是麦子,而是缠绕着黑粒子光带的“再生作物”,每株作物的叶片上都刻着《仁州农书》的箴言:“厚生者,必破天命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

第379章 仁州曙光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