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北魏谋国:这个玄德太强了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36章 陈霸先潜龙在渊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几日之后,建康城内,法华殿上。

    nbsp金碧辉煌的大殿中,文武百官分列两侧,却鸦雀无声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龙椅上的天子萧衍。这位年过花甲的皇帝身着龙袍,头戴冕旒,手中却捻着一串佛珠,眼神飘忽。

    nbsp方才尚书丞禀报的军国大事,仿佛过耳清风。萧衍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同泰寺的佛堂——那里新供奉的一尊玉佛,晶莹剔透,宝相庄严,他还没来得及好好诵经供奉。

    nbsp“陛下,”宦官李善度小心翼翼地呈上一份奏折,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,“关于六皇子殿下的事...”

    nbsp萧衍这才回过神来,目光落在跪在殿中的六皇子萧纶身上。只见儿子衣衫褴褛,面容憔悴,但腰杆挺得笔直,不由得心中一软。

    nbsp“纶儿受苦了。”萧衍的声音出奇地温柔,“虽兵败被俘,却宁死不屈,真乃朕之虎子也!”

    nbsp侍中朱异连忙出列附和:“陛下明鉴!六皇子确乃忠勇无双。北虏威逼利诱,殿下始终不改气节,实为我大梁楷模。”

    nbsp朝堂上一片寂静。几位老臣面面相觑,却无人敢出声反对。谁都知道,陛下近年来越发糊涂,尤其对待宗室子弟,更是偏袒得厉害。前年临川王萧宏丧师五万,也不过是削爵了事。

    nbsp“可是陛下,”终于有一位御史大夫忍不住出列,“六皇子丧师辱国,若不加惩处,只怕军心不服啊!”

    nbsp萧衍皱起眉头,不悦地摆手:“纶儿年少气盛,偶有小挫,何必苛责?此事已决,不必再议。”

    nbsp他顿了顿,目光扫过殿下的武将们,突然变得凌厉:“倒是兰钦、胡龙牙、柳仲礼等人,坐视宗室被俘,损兵折将,该当何罪?”

    nbsp老将兰钦猛地抬头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。他戎马一生,为梁朝立下汗马功劳,如今竟要成为皇室失败的替罪羊?

    nbsp“陛下!”兰钦跪地陈情,声音因激动而颤抖,“臣等拼死力战,奈何淮水暴涨,我军难以抗衡啊!若非臣及时收拢残兵,只怕...”

    nbsp“还敢狡辩!”萧衍勃然大怒,佛珠重重拍在御案上,“即日起,削去尔等官职,连贬三级,发配岭南驻守!”

    nbsp柳仲礼闻言,脸色煞白。他出身河东柳氏,是南梁名门之后,怎能去那瘴疠之地?退朝后,他急忙找到侍中朱异。

    nbsp“朱公,救命啊!”柳仲礼塞过一个沉甸甸的钱袋,“岭南那地方,去就是送死啊!”

    nbsp朱异掂了掂钱袋,露出满意的笑容:“柳将军放心,柴桑还缺个守将,那里虽然偏僻,总比岭南强得多。”

    nbsp三日后,处理完这些“琐事”的萧衍,迫不及待地将国事交给太子萧纲,自己则匆匆返回同泰寺修行去了。仿佛那些军国大事,还不如敲钟诵经来得重要。

    nbsp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nbsp十几天后,东宫。

    nbsp太子萧纲面对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奏折,愁眉不展。岭南僚人的叛乱愈演愈烈,求援的奏疏如雪花般飞来。这个温文尔雅的太子,本擅长诗文歌赋,如今却被推到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前台。

    nbsp“殿下,广州刺史又送来急报。”东宫洗马徐陵呈上一份血迹斑斑的奏折,“叛军已围困州府多日,再不救援,恐怕...”

    nbsp萧纲接过奏折,手微微颤抖。奏折上还带着干涸的血迹,可想见送信人经历了怎样的艰险。他知道父皇不理朝政,这一切都要自己来决断。

    nbsp“徐洗马,可有良策?”萧纲急切地问道,眼中满是焦虑。

    nbsp徐陵沉吟片刻:“朝中名将要么被贬,要么不愿出征。臣推荐宗室子弟萧映出任广州都督,率军平叛。萧映虽年轻,但办事干练,或有奇效。”

    nbsp萧纲如获至宝,立即下诏任命萧映为广州都督,总领平叛事宜。

    nbsp——————

    nbsp萧映接到诏命时,正在书房读书。他放下诏书,长叹一声。这位宗室子弟虽年仅二十八岁,却早已看透朝堂的虚妄。

    nbsp“父亲,这可是个烫手山

第436章 陈霸先潜龙在渊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