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官途无疆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0654章 石姑娘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二天吃完早饭,江寒让桑榆、王峰回县里。

    江寒陪着陈延平、郭景明去看石姑娘洞、石姑娘桥、石姑娘水库。

    在石姑娘桥的一头,是一个小村庄,陈延平提议到村子里看一看。

    到村口,有一个代销点,陈延平问了问村子的基本情况。

    “你们村子,有没有当年参加石姑娘队的?”江寒问道。

    “石姑娘队,有啊,郑新玲,”代销点的妇女说道:“你们是县里的领导?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是啥领导,文联的,来采风,了解一下石姑娘队的事迹。”

    “我领你们去,你们可得好好宣传一下。郑新玲,唉,你们看看就知道了。”

    一个院子,院墙半塌,一个60多岁左右的女人正在翻弄柿子干。

    “玲婶,有人来了,要写你的事哩。”

    郑新玲转过身,赶快给大家搬椅子,走路一跛一跛的。

    “大娘,我们自己来。”江寒连忙把郑新玲扶着坐下。

    “领导,今儿天冷,太阳出来了,就不让你们到屋里了。”郑新玲一脸歉意。

    “大娘,我们今天过来,就是想听听你70年代,石姑娘队的事。”

    郑新玲1973年高中毕业,1974年春节后就到了石姑娘队。

    “我那时身小体弱,经常生病,所以在家里,母亲从不让俺干活,但是到了工地,不是抬石头、就是背石头。清基背筐、开山破石……那活真累呀,累成了啥样没法说。”

    “但是再苦再累,也不能叫苦叫累。因为我们是半边天。”

    “在为我当时算是文化水平最高的,我当了石姑娘队的副队长。修红色娘子桥的时候,任务紧,80多个石姑娘分成了三个排。”

    “工地上红旗招展,备料的、扛石的、运石的人头攒动、车来人往,生机勃勃。许多队员的手被铁锤砸伤,鲜血直流,冬天里更是手指崩裂,伤口溃烂,但不论劳动怎样艰苦,我们没有一个人退缩,而着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一门心思地只想把大桥早日建成,不辜负领导信任,彰显我们妇女的志气。”

    “桥建好之后,石姑娘队又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,到秋沟拦坝修水库,期限一百天。听到这个消息,大家炸开了锅:单独修水库?我们修过吗?我们会修吗?但安排就是命令,接过图纸,我们第二天一早就披着星月开进了秋沟。日夜不停地清基、备料,用12对12的劳作时间,坚决要完成任务。”

    “为了鼓舞士气,我们队最会编歌、唱歌的徐柏枝编了一首《夜战歌》,我到现在还会唱。”

    “星儿闪,月儿弯,石姑娘夜战上了山。悬崖上,山腰间,借着星光干得欢,锤声伴着歌声飞,壮志豪情填满川。”

    “清理库基的时候,天冷得很,我们从十几米深的沟底往外背泥沙,一天背80多筐,荆筐漏水,泥浆顺着身子往下流,把衣裳都湿透。”

    “但我们忍着寒冷,穿着湿衣服,背筐背的腿发软,心发慌,于是喊出口号:苦不苦,想想长征两万五,累不累,想想革命老前辈!”

    “本来想着一个小山沟没有多大的底,几十个人清基,咬着牙干几天就完了,没想到沟底是个‘瓦缸潭,口小肚大,越挖越深,几十个人挖了几天也挖不到底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我们决定改变设计图纸,在那个潭上修座桥,从桥上再修

第0654章 石姑娘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