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 结果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bsp; 都察院左佥都苏大人,为人行事刚正不阿,监察执法毫不容情。
吏部左侍郎冯大人,美人面,铁石心,官吏选拔任免从不徇私。
二人深受陛下的信任,在朝堂上可以说是权柄在握,说一不二,一时风头无两。
冯希一朝为官,做的第一件实事,便是改善科举考试的评卷制。
在之前的科举黑幕之下,即使考卷已经经过了密封糊名,仍然有一些监考官凭借熟悉考生的字迹,从而徇私舞弊,黜落拥有真才实学的考生。
考官受贿帮人通过的事情屡见不鲜。
冯希上奏的第一条,便是希望南壁设立誊录院,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,而考官只能看到誊抄过的副卷。
字迹相同之后,还要经过对读核验,确认誊抄无误,才能进行阅卷。
而且主考官和同考官之间,在阅卷的时候没有主次之分,更没有谁有一言决定权,统统采取抽签制。
为了让评卷人得到更好的监督,冯希还建议科举放榜之后,理应允许落榜生查卷,若是有异议,便可上访。
冯希此举,得到了陛下以及朝中所有大臣的一致认可,誊录院迅速设立。
科举阅卷制的完善,意味着科举考试将更公正公开,选拔人才的内幕也将大幅度的减少。
在朝堂的几年,冯希将自己所有想做的事都一一做到了。
鼓励女郎们读书,开办女子学院,在科举考试中单独增设女子号舍。
不仅如此,她还广搜遗书,雕印古籍,在云川书院的支持下,她在大同县修建了一座五层高的书楼,广集天下之书,不论贫富贵贱,不论男女,皆可入楼读书。
永昌九年,冯希不愿意一直安居朝堂之上,此时已经是吏部尚书的她,毅然的选择了离开朝堂,到边地历练一番。
今年年初,天护国和南壁已经开始交战,战乱四起,边地的百姓苦不堪言。
听说这两年边地突然崛起了一位奇将,此子不过二十几岁,却已从军十多年,甚是骁勇善战。
冯希久闻这位张将军的大名,是时候该去见一见老朋友了。
在边地,她不仅见到了多年未见的顺子,还在敌国的阵营那边,见到了一个同样许多年未见的故人。
同时,也解开了当年先帝死去的真正原因。
先帝当时并不是突然驾崩,而是因为身中九皇子的奇毒,太子殿下想尽一切办法,仍然无力回天,拖到了第二年,先帝还是去了。
当年那个为九皇子献上奇毒的谋士,突然就消失不见,遍寻南壁,也再没有找到此人。
而在多年后,在遥远的边地,冯希终于解开了这个谜底。
此时的故人,早已不再是当年无涯山上那个热情稚嫩的青葱少年,他成了天护国的军师,替敌国出谋划策,攻打自己的故国。
先帝身中的奇毒,便是他投向敌国的诚意。
两军阵前,冯希望着他满眼失望,终于说出了那一句:我宁愿当初不曾助你逃走。
李寻一脸悲凉,眼中最后一丝温度也消散不见,她根本不知道他经历了多少艰辛,才得以在天护国有一席之地。
他两眼冰冷,再无一丝手软,用尽毕生所学,誓要踏破这个让他伤透了心的故国,杀光所有曾经践踏过他的人。
天护国此后和南壁交战数年,死伤无数,到处都是断壁残垣,百姓流离失所,但双方谁也没能得胜。
直到永昌十四年,这场持续了五年之久的战争,才终于在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下握手言和,约定此后三十年之内互不侵犯。
南壁已是千疮百孔,大概需要修养生息十年,方才能恢复生机。
大军终于得以凯旋,张大将军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,虎头燕额,浑身的杀伐之气,令街道两旁无数女郎倾倒。
此时的冯希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赫赫有名的美人面、铁石心的冯大人,她在边地军营混迹数年,如今还不到三十,便已容颜不再。
她已是饱经风霜之年,然而仍是孤身一人,这些年顺子一如幼时,待她一片赤子之心,无数次向她求亲,希望能娶她为妻。
冯希都笑着摇头,她对他说道:“盛京还有一个固执的人在等我,倘若我以后还有命再回去,他还没有娶妻,我便打算嫁给他。”
顺子不甘心,执拗道:“万一他已经娶亲了呢?”
冯希摇摇头,缓缓露出一个笑容,轻声道:“他不会的。”
那时她坚定的决定要前往边地,那个傻子一听说,立即不声不响的上奏辞官,打算跟着她一起去。
若不是她疾言厉色的对他一顿呵斥,又晓之以情的对他说道:
“我和大军在边地的安危,还要靠你在朝堂替我们周旋,你不在,我还能放心谁?”
就这么一句话,他立时就打消了念头,定定的望着她,红着眼睛道:“我会一直在盛京等你,哪怕等到霜雪满头,我也会等下去。”
他那样高傲的人,从来不说假话,说过的话,又怎么会不作数呢?
幸而岁月不负,两个皆已年华不再的人,在经历了无数周折之后,终于得成眷属。
永昌十五年,吏部尚书冯希,功绩卓然,得入内阁,成为了南壁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内阁辅臣。
永昌二十年,南壁国运昌隆,内阁辅臣冯希,在满朝文武皆无异议的情况下,众望所归,成为了南壁第一位女首辅。
女首辅治下,严惩贪官污吏,施行均田制,修订立法,考正雅乐,其功可标青史。
南壁此后的三十年,国富民安,百姓安居乐业。
正文完
第108章 结果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