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我是顺平侯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02章 无法改变的装填方式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方意见。

    一是留下一部分士兵在此留守,看护这些战利品,等待船队回到金州港卸完人口和货物后,再带着大队船只过来,往返运送;二是留下部队直接占据婆娑府,以此作为据点,在军事上和金州形成首尾相顾之势。

    讨论中,大家都没有放弃百姓、俘虏、战马和军械物资的想法。

    经过赵云的不断灌输,人口是社会生产发展和军队壮大的基础,这一点已经深入人心。

    粮食的重要性无需多言,在场的大多数都挨过饿,不可能将整袋的小麦和粟米弃之不顾。

    至于那些马匹,对于战士而言,更是不可能舍弃的宝贝。

    想到后世抗日时期,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斗争格局。赵云决定采纳第二个意见,留下宇文战部,驻守婆娑府。

    让宇文战部以婆娑府地区为根据地,开展第二战场。

    赵云并没有给宇文战具体战斗任务,只有一个要求。

    五千俘虏,留给宇文战四千,半年内全部消化掉。再吸收城中百姓,将三个军的厢,扩展为五个军的加强厢。

    宇文战欣然领命。

    决策定下之后,赵云将婆娑府的百姓和物资全部遣回城内。

    原本要劫掠城中百姓,充实金州。

    但是,既然让把婆娑府当做自己的地盘,就不能没有百姓。

    百姓是一切生产发展的基础。

    有百姓,留守的军队就成了流浪军,没有守土责任感,也无法得到物资和兵源的补充,不利于今后的发展。

    三日后,赵云完成对婆娑府的巡视,乘船返回金州。

    随船而回的,只有自己的卫戍军、一千名蒙汉俘虏和一千匹黑龙江马。

    随着日后陆战规模的扩大,骑兵必然提上建军日程。

    不过,赵云倒没有打算沿着传统方法训练自己的骑兵。

    赵云自忖自己手下的士兵再怎么训练,也难以和自幼长在马鞍上的蒙古兵相比。

    所以,他只打算把马匹当做骑载工具使用,可以提高行军速度,而不是发展骑兵兵种。

    两日后,船队返回金州港,李达山等一众属下皆在港口等候赵云。围在港口欢迎的金州军民兴奋地看到凯旋而归的船队。

    当他们看到一千匹高大健硕战马走下跳板,奔腾上岸,惊诧万分,鼓噪不已。

    赵云上岸和众人寒暄后,简略说了一下出征的结果。众人闻言十分兴奋。

    赵云将战马交给了李达山,让他扩大原有卫所的养马场,招募懂得驯养战马的人,好好养育和训练这些马匹。

    此次夜袭婆娑府,伤亡极小,但是卓雄带着卫戍军在攻打九连城的时候,却伤亡了五十多名火枪兵。

    这是赵云火枪兵最大的一次伤亡。若不是卓雄在夜间出其不意发动攻击,死伤一定会更大。

    赵云询问了原因,才知道伤亡来自对方的车弩。

    赵云在襄阳城用过车弩。

    车弩平射距离四百步,在城头仰射最远能达到六七百步。

    从距离上看,车弩是完爆燧发枪的。此外,火枪射击排列的方阵也是十分致命的。

    在线膛枪出现之前,滑膛枪的威力只用在三段或四段五段的方阵下,才能发挥压倒性的优势。

第1802章 无法改变的装填方式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