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白马啸三国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25章 吴国的乱局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UC小说]https://m.ucxsla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,会稽的守将是曹彰,军师为逢纪,共有大军三万。而曹昂又在山阴将各县的兵马召集来,共计两万大军。

    逢纪又给出了一个主意,在新汉大军到来之前,他们几乎将附近百姓的粮食全都收集来,囤积到山阴和会稽城中,可以供他们的兵马用一年以上。

    没有粮食的百姓,只好去逃难,从吴郡到会稽,沿途全是拖家带口的百姓。

    陆逊没有办法,只好从军粮中为百姓挤出一点暂且糊口,然后将这里的消息十万火急送往洛阳和襄阳。麴义的大军暂时停在钱塘,让吴军先苟延残喘一段时间,等到百姓的问题解决之后,在做最后一击。

    吴国皇帝孙策阵亡的消息传到豫章之后,整个豫章和柴桑,一片哭声,接下来举城挂孝,远远望去,仿佛天降瑞雪,大地一片洁白。

    尽管大家以前都想到过这个结果,但是真正来临的时候,却发现谁都没有准备好。

    以前的吴国朝堂由吴王孙权执政,可是等到陛下真正驾崩的时候,大家却突然发现,吴王孙权名不正言不顺。

    因为吴国还有一个太子孙绍!尽管太子年幼,但是这皇帝之位,非他莫属,吴王孙权,只能辅政,却不能亲政。

    但是当众朝臣要将孙绍推上帝位时,年幼的孙绍不知所措,哭哭啼啼。

    看到这种情况,众将士伤心之余,确实有些失望。于是在吴国的朝堂之上,关于让谁来做吴国第三任皇帝的事,发生了很大的分歧。

    大都督周瑜坚持要立太子孙绍为皇帝,虽说太子年幼,但是名正言顺,由他们这些人辅佐,定然不会出错,而其他人名不正言不顺,怎可服众!

    张昭,张肱,秦松等重臣,都是极力支持周瑜,要立太子孙绍。

    可是鲁肃却认为,现在是非常时期,吴国正面临着巨大的考验,处于生死存亡之秋,国君的意义非凡,作用巨大,吴王孙权威望很高,曾被吴国人誉为“江东权公子”,很得民心,也是先皇孙坚的嫡子,尤其是这段时间,将朝中之事处理的井井有条,可立为帝。

    韩当,朱治,蒋钦,凌统等将领,都支持孙权。

    刘晔,程昱,陈群,曹真,曹纯等原魏国的文武,保持中立。

    就在众人各持一辞,争执不下时,司马懿突然语出惊人,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让众人一下子瞠目结舌。

    “我以为,如今是战乱时期,若要立帝,必须是一位文武双全的人!”司马懿虽然没有说立谁,但一个文武双全,众人自然明白,他说的是豫王孙翊,一个其他人都没有想到的人。

    “诸位试想,高祖立国以来,文帝景帝开创了大汉盛世,可是当内忧外患同时袭来时,只有武帝能够力挽狂澜。因此和平时期当重文治,而战乱时期唯有依靠武功!”

    司马懿这些话说完,全场骇然!

第725章 吴国的乱局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